导航
架姓导航
姓氏维客
Netor直通车
赞助商链接
相关纪念馆
相关族谱
3689个姓1氏
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8/2 15:01:00
5373字 评价:0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靖侯后世孙架枝,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唐叔姬虞封在唐地,其子姬燮父虽改国号为晋,并无迁都之事,直到晋靖侯姬宜,其地均在唐地。今晋武侯至晋文侯前后相承的八位晋侯墓地均在天马——曲村遗址内,则此地为唐叔虞始封的夏墟,亦即《诗·唐风》最初地望所在。晋靖侯十七年(公元前842年),西周第十位君王周厉王姬胡残暴不仁,周人将他赶出镐京,让周公和召公共同当国,史称“共和”。晋靖侯于次年去世(公元前841年),其子厘侯司徒立。晋靖侯的后代子孙,有受封在架邑(亦称栾邑,今河北栾城)者。
  在古汉字中,“架”与“栾”通假,都是指王公贵族宫殿建筑上的一种结构,即建筑几何学上的三角结构。“架”是三角框架的等腰两边,而“栾”是三角框架的底边,合起来称之为“栾架”,用于两柱之间的上位固定和撑托结构,两个栾架上撑托一个“梁”,这样一个结构组合,称之为“栋”。按古代礼制,在建筑结构上,梁、柱的数量是有限制的:帝之宫寝,不低于三十二梁一百二十八柱(满一个卦),王之宫寝,不低于十六梁六十四柱(满一个卜),公、侯不高于八梁三十二柱,百姓不得高于四梁八柱。因此,在古代礼制上,“架”与“栾”都是维护王权的组成部分和表征,被衍伸为王权的维护者。在晋国历史上,“架”、“栾”、“栗”、“枷”等多被用来命名王畿周边的地邑,然后由王族贵胄子孙分驻,以护卫王畿。晋靖侯姬宜的后世孙公子枝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架氏,亦有裔孙称为栾氏,就属于这种文化背景。根据《春秋左传》、《国语》、《史记·三家注》等古籍记载,周朝时期晋、齐两国往来密切,主要是亲缘往来和屏周的战争往来,由此带动经济文化交流,这在当时是重要的治政往来需要万方数据和治政往来的基础。公子枝的孙子架书,亦称栾书,在晋国执政十四年之久,显赫一代。他曾为晋国的下军佐,率晋国下军随同晋主帅郤克于鲁成公姬黑肱二年(公元前590年)为援救鲁国而同齐军作战,奉之战后,从栾中邱舆(今河北栾县)出击马隆(今山东淄博临淄)。春秋时期诸侯进军,左路军团称为下军,属于支援保障军团。当时晋军进入今天的博山秋谷地,根据地形看,必用下军,即左路支援保障军团驻守齐、鲁间的主要通道古莱芜谷,即今天博山到莱芜的主要通道,是博山城区一带及神头南出青石关到莱芜的交通要道,当时由架叔的亲族领兵驻守,晋军沿秋谷到淄川城驻兵扎守,依势与齐国谈判。这样,沿线留下了架氏后代。这支架氏属于西周姬姓贵族的亲族后裔。
  晋平公姬彪六年(齐庄公姜购三年,公元前547年),晋国贵族架盈(栾逞)得罪了君主,便逃到了齐国。晋平公八年(公元前550年),齐庄公姜购准备要攻击晋国,暗派架盈潜回曲沃(今山西曲沃),齐国随后兵压太行,准备攻晋,但是架盈在晋国一露头,就行迹败露,齐军只得撤回,因此架(栾)氏因架盈通敌,全族在晋国遭到了灭族之灾。晋平公,就是晋国历史上那位七十读书尚不迟,炳烛而学,学问通天下的开明君主。架(栾)氏一族有多人逃到齐国,所以到齐景公姜杵臼三年(公元前542年),齐国的田、架(栾)、鲍、高四大族氏共同平灭崔杼氏与庆氏的乱政,原本晋国周宗室架(栾)氏家族变成为姜姓齐国的公卿贵族。此后,齐国立政不再单纯是以姜姓血亲为基础,而是扩展到五姓旺族联政。实际上,这比单纯以姬姓宗亲为根基立政的晋国、周、鲁等宗主国要进步得多。架(栾)氏家族迁入齐国,成为贵族宗支后,齐国就变成了晋国公卿贵族的避难求生地。晋定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85年),晋公卿范中行遭到四公卿(晋知伯与赵、韩、魏四卿贵族)攻灭、并被分割土地的灾难,其两个儿子就跑到齐国避难求生。后来,就连晋国君主晋出公姬凿也在内乱中无法维持统治,在第十七年(公元前453年),也跑到齐国避难求活,可怜死在路上。史实证明,晋国姬姓宗室的分裂败落,难承唐叔虞开业的辉煌。迁到齐国来的姬宗大族(周宗亲族),如架(栾)氏、亲氏、范氏这些重要宗族,必定要在齐国立宗祀祭祖亲。但宗族分支不能再立唐叔虞的庙祀,只得立母系先族神祀庙祭以保持宗亲关系,因此立了姜氏女母神庙祭,成为架(栾)氏、范氏等晋宗亲必行的祖祭方式。齐国政权在后来更迭与权力争斗日愈严重,使得架(栾)氏、范氏难以在政权纷争中立足,遂迁徙国都之外,或南迁古莱芜谷,即今博山到莱芜、沂源等地带鲁国地域。因为架(栾)叔一族有散布于斯,有架(栾)氏族群居,范氏也有族群居落,所以沿古“宾中”出峡谷到今山东博山神头地域的开阔地,晋宗族(栾)氏、范氏二族群居地建有母祖祭庙“颜(宾)文姜”祠,亦有(栾)氏、范氏的祖莹之地。这有待国家级考古工作者去进行发掘、考证。
  后来架(栾)氏满族被诛,面临灭顶之灾,有族人因避难改为字型相近之“栗”为姓氏者,称栗氏,由此诞生了栗氏一族。该架、栾、栗三氏同宗同源,是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
  源于满族,出自古女真族郭尔本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据史籍《满洲八旗通志》记载:
  满族郭尔本氏,满语为Golbon Hala,意为“支架、架子、衣架”,世居郭洛果多(今黑龙江上、中游流域),后多冠汉姓为郭氏,亦有取原意为汉姓架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二、郡望堂号
  郡望
  千乘郡:春秋时齐国有封邑名为千乘,因齐景公狩猎于境内的青田而得名。西汉时期改置为郡,治所在千乘县,故城在今山东省高青县高苑镇北部,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北部博兴、高青、滨县等一带地区。东汉时期曾一度改为乐安国。
  泰山郡:西汉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一带。东汉朝时期有个博县,在西晋朝时期移郡后,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部一带。唐朝时期为乾封县。宋朝时期改乾封为奉符,即今山东泰安。大金国天会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军,后改为州。清朝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此府。民国时期废府为县。“泰安”,是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中来,取意国泰民安。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荣的大汶口文化。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齐 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高阳郡:历史上的高阳郡有三:①战国时期为高阳邑,亦称高阳乡,在今河南杞县西北部,秦朝末期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其“高阳”即指该地区。②东汉桓帝时期(公元147~167年)又置高阳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晋朝泰始初期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时辖四县,辖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③北魏时期另置青州高阳郡,辖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县西北部一带。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
  唐 县:境内明伏、西下素、钩鱼台等沿唐河两岸出土的石刀、石斧、陶片及两米以上文化层分析认定,这里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类聚居活动,属仰韶文化遗址。公元前2377年农历2月2日,尧帝放勋诞生于今唐县尧山(今河北顺平伊祈山),以伊祁为姓。公元前2360年,帝尧放勋被封为唐侯,治所阳邑(今固城,一说在长古城),亦称唐,即在唐县境内,称古唐侯国。公元前2353年其兄帝挚将帝位让给尧,也是在唐县举办的"禅让"仪式,并在伏城建都城,后因水患,由此地赴平阳(今山西临汾)执帝位。虞舜执政后,将尧子丹朱封为唐侯,治所鸿郎城(今湖北洪城)。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春秋时期,境内已有左人邑(今周雹水、北雹水)、中人邑(今都亭)、孤邑(今河北保定唐县高昌,亦称庆都邑),阳邑(亦称唐邑,今河北固城),属燕地、中山地。战国时期,属赵国,中山国,西北边界置鸱之塞(亦称鸿上塞,今倒马关之上冠顶),东北界置庆都邑,赵武灵王时,中山国武公于境内筑起西起西大洋,经蔡庄,南唐梅,东北达顺平、满城的古中山国长城,唐县境内长达二十公里,至今长城走向、残存石砌墙体、望台、战台等依然清晰可辩。秦朝时期属上谷郡。
  曲沃县:名约出现于西周时期。周平王二十五年乙未(公元前746年),晋昭侯封他的叔父成师于曲沃,人称“曲沃桓叔”。由于桓叔政治经验丰富,所在地曲沃又是晋国大邑,地理环境优越,在他的经营下,曲沃很快成为晋国的又一政治、经济中心,且规模超过了晋都翼,加之桓叔又有“好德”的美誉,所以晋国民众咸来归附他。桓叔死后,其子继位,人称“曲沃庄伯”,他以曲沃雄厚的实力与晋君展开宗族间的权力争夺。庄伯死后,其子称继为曲沃伯,人称“曲沃武公”。周釐王四年(癸卯,公元前678年),武公灭晋,尽取晋国重器又重贿周天子,被周天子册封为伯爵,正式成为晋国国君,即历史上的晋武公。从此长达六十七年的曲沃与翼两个政权的争夺战争方告结束,晋国复归统一。这段历史使“曲沃”在先秦文献中成为耀眼的地名之一。西汉时期,曲沃属降县。北魏朝太和十一年(丁卯,公元487年)始置曲沃县,县治在今县城南十里的降山北麓。北周明帝时期移治乐昌堡。隋朝开皇十年(庚戌,公元590年)才移治于今县城。至于“曲沃”的含义,清朝时期的《曲沃县志》讲得很明白:“沃水潆回盘旋,是为曲沃。”沃水古称沃、沃泉、降水、佛佛水、天河等等。它发源于降县的降山沸泉,故称降水、沸水,当流经曲沃景明瀑布时,水流汹涌下注,如从天落,故又名沃泉、天河。“沃”字的含义,在中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在“释水”中说:“沃泉悬出”。东汉刘熙的《释名》也解释为“悬出曰沃”。原来“沃”的含义就是指流水自上而下,后引伸出“浇灌的义项,水沃则土肥,故又有“肥沃”之义。古代的沃水即指今景明瀑布,它位于曲沃县城东南十公里处的景明村。其水由悬崖上泻下,飞珠溅玉,蔚为壮观。瀑布旁的白石山盛产白石,其石皓如霜雪,清奇古怪。这些景观早在《诗经·唐风》中就有过详细的描述,其中《扬之水》一篇写道:“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噗,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有学者解释这首诗说:公元前738年,晋大夫潘父和曲沃桓叔密谋里应外合杀晋昭侯,然后迎桓叔入晋都,结果桓叔举兵失败,潘父被晋人诛杀。这首诗就是他们密谋政变时写的。也有人认为,诗作者既叛从曲沃桓叔,但又想把他密谋攻晋的消息告知晋昭侯,所以有此“首鼠两端”之词。更有人说这首诗完全是对曲沃桓叔的赞美,反映了曲沃已为众望所归的景象。国人都背叛了晋君,尽管桓叔的密谋都为路人皆知,但却无人去报告晋君。无论如何解释,诗中所描写的沃水、白石山及地名沃、鹄都是真实的。沃,即指曲沃;鹄,是曲沃的一个城邑,即今山西省曲沃县安鹄村。
  堂号
  千乘堂:以望立堂,亦称乐安堂。
  泰山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青州堂。
  高阳堂:以望立堂。
  唐尧堂:以望立堂。
  曲沃堂:以望立堂。
架姓介绍信息修订
    2017年September月
    320:37:36
    tonesoft访客
      揖言嫔牯罩化债学http://www.zsdlw.com/space/show-news-28389-39587.html
      
      http://www.zsdlw.com/space/show-news-28389-46009.html
    架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架jia
姓氏最新1讨论
维客与宗祠

姓氏操作面板

姓介绍修订史

谱概况修订史

万家姓的说明

姓氏联络
相关留言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关于NETOR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Copyright (C)2000-2024 netor.net.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客服电话:400-088-0131 微信:15011475923 微博:关注Netor纪念
沪ICP备17033281号 上海圣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