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段姓导航
姓氏维客
Netor直通车
赞助商链接
相关纪念馆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相关族谱
1/2页 1 2 向后>>
3689个姓1氏
当前版本:访客 编订于2008/2/25 20:40:00
0字 评价:0
  

  
 段 宋序:218 《宋代百家姓》 
   今序:087
 (“百姓源·缘”排序)
   汉语拼音:duan
   英语读音:Tuan
   日语发音:段 だん

  

  

  

  
  

  

  

  
[姓氏概述]

  
     

  
         
  
      段氏起源于姬姓,姬姓的始祖是黄帝。黄帝打败蚩尤后,为他的二十五个儿子中的十二个分封了不同的姓氏,其中就有姬姓。黄帝的嫡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黄帝的第三十一世嫡孙郑武公(姓姬,名掘突),他是春秋时期郑国的第二代君主。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长子庄公时难产,生二儿子叔段时却很顺利,因此她喜欢叔段而不喜欢庄公。郑武公病重时,她请求武公立共叔段为太子,郑武公没有答应。叔段与姜氏合谋,并准备袭击庄公。庄公获悉后派兵讨伐。叔段大败,逃到一个叫共这个地方,所以叔段又叫共叔段,共叔段的后代为了记念他,把姬姓改为段姓。

  
 

  
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朝的帝系,都是黄帝的后裔。而周朝这一个支系,就是段姓的先祖。

  
 

  
段姓先祖世系:黄帝(姬姓)—玄嚣—娇极—高辛(帝喾)—后稷—.....—西伯昌 (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宣王 (姬静)—郑桓公 (姬友)—郑武公 (姬掘突) —共叔段

  
 

  
 

  
段氏自共叔段起,段氏统谱世系如下:

共叔段到段干木之间的世系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古本段氏家谱都有相同的记载)
   
    第一世:共叔段为段姓始祖。生子公孙滑。(东周时期)
    第二世:公孙滑。公孙滑生子定叔。(东周时期)
    第三世:定叔袭封一世卿(由周惠王郑历公请命王诏)。生子段规。(东周时期)
    第四世:段规因为崇高的声誉而被韩康子礼聘为承相。生子段干木。(春秋时期)
    第五世:段干木为战国初期魏国名士,名声很高。生子段復环(战国初期)
    第六世:段復环任举参大政、拜国相。生子段薜。(战国初期)
    ...................................
    第十五世:段颖
    ...................................
    第十七世:段韶
    ...................................
   
    第三十四世:大理国第一世王段思平


  
其中分为四大分支:

  
1.段干木分支:段干木,为共叔段第五世孙. 其后代久居关外,受北方少数民族习俗影响,父子名字中第一个字都相同.后人误以为是段干氏. 加上老子之后李宗封地于段干,后人将人名和地名混为一谈.将段干木误为老子之后.
2.大理段氏分支:大理国第一世皇帝,名段思平,其子段思英孙子段思聪等等,父子名字中都为“思”字。这并不是“段思”氏,而是北方少数民族(如鲜卑)姓名中的习俗。由此,有些学者以此证实:大理段氏来源于甘肃武威的说法是正确的。 因为,甘肃武威在公元前后一两百年,确有这样的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段氏先祖久居于此,所以也有这样的习惯,同样段干木的一些后代,也受这种习俗的影响。中原汉人的学者,搞不清这种关系,以为是“段干氏”。所以把段氏分成了段干氏和段氏,实际上都是段氏,只是说,有些段氏迁居在西北方,慢慢地受此习俗的影响。从历史资料上看,那时段氏实际向西迁移。
3.鲜卑族或北方少民族分支:汉朝以前段氏在北方有很大的名望,当时居住地多为北方少数民族,从共叔段到他的的第十五世后裔孙段颖任武威太守,已经历了几百年,几十代,段氏子孙散居于北方。一些段氏后裔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夷化为当地的少数民族,这是这正常的,但却不是段氏的起源。而是一个分支。如:《姓氏寻源》、《辞海》等资料所载,鲜卑人檀石槐之后段务目尘、段匹石单等西晋时受封领地,族人多段姓。
4.共叔段的直系分支。

  
 

  
 

  
上述四个分支的段姓,构成了当今段姓的主体,另外少数民族有段姓。在发展中,段姓还形成了京兆、天水、武威、辽西等郡望,诞生了一大批各有建树的历史名人。如西汉时,段会宗是开拓西域的名臣。东汉,段颎是朝中名将。十六国,段业被推举为凉王。唐朝,段文昌、段成式父子相继为名臣、文学家,段佐为名将。金朝,段成己、段克己也都是文学家。清朝,段玉裁是著名文字学家。民国,段祺瑞是北洋政府总理。当代,段德昌是中共红军名将。他们都在历史上产生过一定影响。

  

  

  

  
 

  
 

  
 

  
 

  
[姓氏溯源]

  
  (Duàn)姓源出:

 约公元前2400年   黄帝(居黄河流域)
                    |
      |
      |
公元前1046     周文王(居黄河流域)
                    | 
                    |
                    |
公元前约700年   共叔段(段姓的始祖,黄帝的33代)
                    |
      |
      |
       -----------------------------
       |                           |
       |                           |
       |                           |
公元100年 段颖(甘肃省的段氏)     ------------------------
(共叔段的第15代)               |                       |
       |       |                       |
       |       |                       |
       |           段薜(公元前210,河南段氏)   段干木(公元250年,山西段氏先祖,共叔段的第5代)
       |   (共叔段的第7代)
       |
       |
 公元500年 段韶(共叔段的第17代) 
       |
       |-----------------------------------分出四川段,明代:迁四川,迁湖南
       |
 公元900元 段思平(大理国开国皇帝,段韶的第17代)
       |
       |
       |------------------------------- 分出大理段,明代:一支迁山西,一支迁台湾
       |------------------------------- 元朝初期,大理国末代皇叔,段福为蒙古人攻打武汉,留下一支在贵州
       |
公元1300年 段苴义(湖北武昌,段思平第33代)
公元1300年 段苴仁(陕西省雁门,段思平第33代)
       |
       |-------------------------------分出云南段: 一支迁晋宁,一支迁剑川,一支迁郑川,一支迁腾冲,一支迁红河
       |
公元1300年 段保(云南云龙,段思平第34代)
       |
       |----------------------------- 分出山东段,明代:一支迁山东
       |
       |----------------------------- 分出通海段,近代:一支迁昆明,成都,广东

  

  

  

  
 

  
[得姓始祖]

  
  共叔段:春秋时,郑武公妻子武姜生长子寤生时,难产以为怪,遂不喜欢;生少子叔段时顺利,且叔段生的一表人才,很讨武姜欢心,于是请求武公立叔段为太子,武公以长幼顺序没有答应。庄公寤生即位后,武姜请求把制(今河南省汜水)封给叔段,庄公不同意,而把京城(今河南省荥阳)封给弟弟,人称“京城太叔”。太叔恃母爱,并以武姜为内应公开招兵买马企图夺兄之位,就在他一切准备就绪即将行动时,早有防备的郑庄公先发制人,突袭京城,大败叔段。叔段逃到共(今河南省辉县),时称共叔段,其子孙为与郑国王室有所区别,以王父字为氏,奉共叔段为得姓始祖。

  

  

  

  
 

  
 

  
 

  
 

  
 

  
[郡望堂号]

  
  1、郡望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治所在长安。三国魏将辖区改称京兆郡。
  武威郡:汉间在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此支段氏的始祖为西汉段贞。
  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西晋移至池阳。
  天水郡: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始置,相当于今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魏仍改为天水郡。

  2、堂号
  君轼堂:战国时期魏国的段干木不肯作官,魏文王却认为他很能干,于是亲自登门拜访,段木干跳墙躲了起来,不肯与之相见。文侯依然很尊敬他,每次从他的门前经过时都要站在车的横木上肃立,并说:“段干木是贤人,我能不轼吗?”
  此外,段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武威堂”、“京兆堂”、“锦绸堂”、“余庆堂”、“多寿堂”等。

  

  

  

  
 

  
[迁徙分布]

  
  早期段姓以陕西、甘肃一带繁衍最旺,以后段姓大致以此二地为主迁地,扩播四方。西汉时,段任北地都督,玄孙段贞任武威太守,子孙遂在此世居,日益族大人众,形成武威郡,尊段贞为开基始祖。魏晋南北朝之际,段姓或因仕宦,或因避战乱而迁往各地。段贞后裔段荣任北魏定、秦二州刺史,段诏任北齐太宰左丞相,封平原忠武王,段嗣元任郑州刺史,段楹任大理司直并隋、朔二州刺史,段纷任后魏晋兴太守。此支段姓可谓仕官累累,簪缨不绝。另有鲜卑段姓世居之地被后赵帝石虎所灭,族人遂与汉人杂居,而日渐相融。唐代段姓仍以北方人口居多。段  一支此期仍多入仕,主居于陕西西安及河南一带,人丁兴旺,家族庞大,有段文昌任穆宗时宰相。后晋有白蛮(白族前身)人段世平建大理王朝,其子孙相继统治达三百一十七年之久,致使段姓在云南发展迅速,今日大理,段姓仍位居大姓之一。宋元时,北方段姓为躲避金人南下及蒙军入主中原所带来的战祸,而纷纷南下,为南方段姓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明代有山西大槐树籍段姓迁于山东、河南、河北、甘肃、陕西、湖北等地。清代段姓无大规模迁徙之举,各地段姓繁衍平稳,覆盖广泛。今日段姓以四川、山西、河北、云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段姓约占全国汉族段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段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


  
 

  
 

  
[各地段姓迁徙史]
  概述

  大体上来说,在姓氏的发展史上段姓应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民族,源于北方,大举发展于北方,尤其是陕西、甘肃两省最旺盛。据有关资料记载,西汉文帝时有段印任北地都督,其子孙始居武威(今甘肃境内),传至十七世孙段荣,北魏时任定州、秦州刺史。短荣的八世孙段楹任大理司直。其后代世代为官,在汉至隋唐时,陕西、河南、河北、云南都有了段氏的子孙。从整体上看,段氏的分布主要在北方。
  

  
江西段姓
  江西段姓源头不只一处。就鄱阳(今波阳)平原段姓而言,人数较多的是隋末唐初段健的后裔。段健的先祖居住在河南封丘县。段健凭进士出身被委派到江西饶州府作判官。他有三个儿子:长子至纯、次子至正、三子至中。至纯迁居安徽歙县,至正迁居山西芮城,至中留居鄱阳。至中第三代以后又有子孙回河南或去山西、山东做官。至今,至中的子孙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四周的波阳、都昌、湖口、彭泽、乐平、余干、万年等县。也有外迁安徽、湖北、湖南、江苏等省的。
  江西另有一祖,早于段健入赣,他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段璜。段璜于南朝宋景和元年出任袁州(江西宜春)刺史,举家迁到袁州。终葬袁州。段姓历来是宜春的大姓。
  段文昌的后裔曾在荆南、四川东南部居住过,后段文昌之子段成式任庐陵(江西吉安)刺史,因事免职,退居襄阳。其兄段成仅从官场隐退后,兄弟二人都迁居鄱阳。他们的后人与段胜添、段胜云(二人是段成式同胞弟)及其后人,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在鄱阳共修族谱,尊成式、成仅为鄱阳西湖派段氏之祖。修谱后,胜添于后唐应顺元年(934年)带四子安达、安经、安礼、安寿男妇迁江西泰和县清安乡田石庄居住。在此之前,胜云在后唐光化二年(899年)要长子安福先于伯父胜添迁往泰和县清安乡。段胜云自己则是应顺元年与兄胜添一起迁往泰和的。成式的后裔段翊做过江西永新县令,是永新段氏之祖。这支段姓族人奉共叔段为始祖,比较明晰的祖源是出自武威。后来,这支段姓的子孙也有迁往湖南和湖北的。
 

  
 湖北段姓
  湖北段姓主要是从江西迁去的,也有从湖南迁去的。
  湖北东部段姓人数很多,他们是段至中的后裔。祖籍鄱阳,原住江西饶州荐滩村。至中公下传而至段彦宗。段彦宗就是湖北段姓第一祖。彦宗公于宋哲宗元祜五年(1090年)任内官内史,后在家赋闲。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金人南侵,朝廷宣诏彦宗公守饶州。后被免职,举家外迁,率族人渡鄱阳湖过长江北行,先到安庆,后至蕲春,最后选定山水环绕,土田丰饶,民朴俗醇的英山瓦寺前定居,购买了当地吴、夏两姓田产及建屋基址,修建庐舍,艰苦创业。八世祖段伯坚因佐朱元璋平定天下有功,明太祖亲自赏赐锦衣玉食及禄米田,并特许庆典祭祖上演春戏。这一支段姓族人很重视对后人的文化教育,举人、进士几乎科科都有。有段珏、段环兄弟二人同年考中文武解元。
  英山原无县治,是从罗田县分出,宋咸淳年间置英山县。明代英山县令段朝立,因为官清正廉明,后人在旧县衙门侧建了一座祠宇纪念他。段彦宗的后裔现在散布在除英山以外的罗田、浠水、新洲、蕲春、麻城、黄梅、黄陂、大悟等县市。另有外迁浙江、安徽、河南的。因鄂东南接近鄱阳,也不排除其他祖源。鄂南与洞庭湖接壤,石首、监利的段姓与湖南岳阳、南县、华容段姓同宗,都是段千驷的后裔。

  辽西段姓
  辽西段姓源于东北辽河流域,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与其他民族融合,北向松江流域迁徙,西向内蒙古、山西迁徙,南向天津、北京、河北以及河南北部迁徙。进入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后,与汉人杂居,逐渐定居以农业为主。加之魏孝文帝大力提倡改革,学习汉族文化,到隋唐时,进人中原的鲜卑段姓已完全与中原汉民族融合。
  除以上段姓分布集中的地区外,在安徽的寿县、合肥,浙江的杭州、常山,江苏的南京、金坛、句容、句曲以及福建的建宁等地都有段姓族人集居。

  云南段氏
  云南段氏的发源是甘肃武威,其总根子是共叔段。最先到达云南的是魏之段延,继之是北周之段永,再继之是唐之段俭魏。他们的子孙繁衍迁徙由少到多,遍布云南。接受当地白族生活习惯的影响,并进而冠之白族籍,成为白族段姓。总的说,白族段姓(史书称白族为白蛮,称白族段姓为蛮段氏,蛮是对南方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不恭)遍布云南,而在云南较为集中的是大理,而在大理较为集中的是喜洲镇。
  据《段氏家谱》记载:“云南段氏来源于甘肃武威,段思平的先祖段俭魏是汉代武威太守段颖的第17代子孙”。而段颖的远祖是段氏的始祖共叔段。共叔段是周武王的第十四代子孙,也是黄帝的第三十三代子孙。
     通海节度使段思平于公元937年2月举行起兵,起兵前在畇町王庙(亦称土主庙,位通海秀山公园三元宫后面)许愿,后来果然很灵验。顺利攻取大理城,灭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作为杰出的白族首领和政治家,他成功地领导了云南各族人民的起义,推翻了杨干贞的残暴统治,使云南的社会制度从奴隶制度进入了封建制度,推动了大理乃至全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宋淳佑四年(1244年)蒙古出兵临关,远征大理,大理国王段祥兴派大将高禾出战,高禾在九河战死,大宋派使节到大理凭吊。段祥兴去世后,子段兴智继位。公元1235年元世祖忽必烈率领10万大军分兵三路进攻大理国。忽必烈亲率中路军,于十月过大渡河,抵金沙江,用皮筏渡江,到达今天的云南丽江,即历史上有名的“元跨革囊”。忽必烈派使者到大理劝降。大理相国高太祥主张坚决抵抗,杀了使者。忽必烈于12月进军龙首关,直逼大理城,大理王段兴智、高太祥背城出战,惨遭大败。12月12日, 大理城被攻破,高太祥被斩于五华楼下,临死长叹:“段运不回,天使其然,为臣殒首,盖其分也”。段智兴出逃,次年春在宜良被俘虏,大理国灭亡。
     元朝攻陷大理国后设大理城元帅府,封大理段氏后代为大理府元帅,历史上称为大理总管,段氏代代世袭总管,共有12总管。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朝皇帝朱元璋派大军进攻云南,元朝宗室梁王战败投滇池自杀。三月,傅友德进军威楚。这时的大理总管段世还想效仿前朝,依旧划地而治。但明军不答应,傅友德、沐英攻克大理,抓获段世,段氏在大理的统治彻底结束。
    
     明朝军队攻陷大理后,段氏被发配或逃难到不同的地区。其中有记载的有:大理总管段明之长子段苴仁到了陕西雁门,授雁门卫镇抚。次子段苴义到了武昌,授武昌卫镇抚。段明之弟段坚逃到了云南宜良。段明之弟段资的后之代迁云南晋宁,段世、段苴义之子段保迁云南云龙,并隐其大理国王室身份,后授段保云龙土知州。段顺迁居云南剑川,段仁迁居云南邓川,段拨迁居临安,段明迁居永昌腾越(云南保山)。玉溪通海段氏为云南云龙段保之子段景荣的一个分支(通海还有立有段思平、段思良、段思英牌位的段氏家庙)。
     此外,还有一个支系到了云南红河、一个支系到了云南玉溪峨山(现在峨山还有段思平像的天子庙),民国时期和近代,通海段氏还有一些支系迁到了昆明、广东和成都。
     由于迁移,长期居住在汉族地区的段氏后代被汉化,很多变成了汉族。而白族地区的段氏后代,多数仍为白族。
    

  湖南段姓
  湖南段姓起于南宋末年、元朝初年,早期的集居地在湘中新化县和湘南耒阳县,后洞庭湖平原也迁来一支段姓族人。这三支段姓都是来自江西,与唐代成式同宗族。

  河南段氏
  1、南移与东迁: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春秋战国时代,也即共叔段的时代,共叔段的子孙为了逃难,向东一般逃到开封、封丘、通许一线就定居下来,谋求生存发展。
  第二步就是经历若干年以后,如遇“黄泛”时期或“靖难”发生后的南移或继续东迁 (关于南移,除战乱原因外,还有南宋以后因经济重心的南移而带来的人口南移,但这种南移是逐步的和缓慢的)。继续东迁,最远的莫过于到江苏金坛、溧阳、宜兴、句容、丰县一带。据金坛段氏宗谱记载,段百三是金坛段氏的始祖,到段玉裁时,已经历了600多年。“靖康之难”以后,北宋灭亡。南宋皇帝赵构把都城由开封迁到临安。“靖康之难”造成了河南段氏的又一次大逃亡。道光年间,河南迁去金坛、常州、溧阳、丹阳、武进、宜兴一带的段姓原不过20来户,有的行医,有的教书,有的种地养蚕,经过100余年的奋斗发展,耕读传家,几近百户了,而且出现了不少优秀人物,如段玉裁,即是其中的代表。
  2、西迁:共叔段的子孙为避难,有一部分西去。从潼关西向,一路经过长安、扶风、陇县、天水、兰州,直至武威、张掖、敦煌。居武威者,竟成郡望。共叔段的子孙到武威后的第——世祖是谁,现已无从查考。
  3、说河南段氏的回迁。河南段氏迁出后又回迁,在东向、南向都有,江西波阳段至中之二子则六之携家返河南封丘 (则二、则八两家依然留在波阳或都昌),湖北郧阳段穆之携家返河南新郑。甘肃武威、张掖、天水段氏的回迁,产生了影响。段秀实本甘肃姑臧(武威)人,因曾祖段师濬,任陇州刺史,举家搬陕西千阳而入籍千阳,并成为千阳大族的;段邛的19世孙段纷,任后魏晋兴太守,而举家搬住山西稷山,使稷山出现了段姓大户;段纷的五世孙段偃师,为唐太子家令,徙居山东齐州临淄(属河南道),使临淄出现了段志玄、段文昌、段成式这样的文武名人。段志玄之孙段怀本,任礼部郎中、苏州刺史,又徙居河南中牟,使段氏又成为中牟大姓,等等。或迁陕西,或迁山西,或迁山东,或迁河南,但根子都在甘肃武威等地。
  当年河南段氏西去武威,现在武威段氏东向,是一种回迁。东汉中期,还有一支武威段姓人流入四川成都一带。

  

  

  

  
 

  
 

  
 

  
[家乘谱牒]

  
段姓家谱介绍
  一、概述
  谱牒是记述姓氏家族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献,有“族谱”、“宗谱”、“家谱”、“家乘”等名称。谱牒起源很早,在周朝时期,已经有了我国最早的谱牒。修谱在唐宋时已很盛行。 
   族谱的体例,一般包括谱名、谱序、凡例、遗像、像赞、祠规、族约、家训、世系、传记、遗事、艺文、派字、碑记、婚冠、丧祭、族产、坟茔、墓铭、祠记、遗稿和题跋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修谱的目的在于敬宗收族,将家族的源起、迁徙、繁衍、发展的情况录于谱系,使子孙了解家族发展的历史,祖先创业的艰难,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二、段氏族谱,反映了段氏家族发展的历史和思想文化
  而族谱的内容,则又集中体现在历届修谱时所撰的谱序之中。每届修谱,按例撰写谱序,历届修谱所撰谱序均收存在族谱的首卷。谱序所写的内容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叙述本族本支的源流和繁衍情况。叙述源流时有的从受姓始祖讲起,有的只从当地开代祖讲起。二是借修谱的机会阐发一种同宗精神,教育后代如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弘扬祖德,遵循族规,奋发图强。下面就不同时代各地的段氏族谱作一些有选择的介绍。
  段姓的家乘谱牒现在在各级图书馆社科研究单位所收藏的有百种以上。在民间段氏人家所收藏的则在千种以上。
  典型的如湖北英山新编《段氏宗谱》,610多万字,纲举目张,眉目清整,结构庞大,项目繁多段姓早在汉代已有都获公修撰的族谱,左丞相陈平为之作序。序中追溯了段姓的祖源,颂扬了段氏先祖的治功和令德,并简要叙述了段姓子孙迁播、家族繁衍的情况。
  现存的段氏族谱,大多修撰于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而尤以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为多。20世纪末期,修谱之风再次盛起。现代、当代的段氏族谱,除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表现出浓厚的民主思想。主张强族兴邦,以身为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众族蕃矣,上溯其初,皆一人之身也”,“中国四万万同胞,皆黄帝子孙,固皇皇一大宗族也”。这完全摒弃了狭隘的宗族主义思想,强调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20世纪末期的族谱更体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服从国法、淡薄族规,如招赘女婿可以人谱;过继他姓子女,只要改姓均可入谱;子孙无论男女,可从母姓。这些都是封建族规所不允许的。由此可以看出人们观念的改变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段氏宗谱扼及存放地:
  5374【全国】段氏宗谱□□卷 清光绪十四年(1888)木活字本 八册 浙江图 注:该族散落在江西宁都、上饶、兴国、浙江衢 县、开化等地。
  5375【全国】段氏族谱二十卷首一卷 (民国)段伯清 段大华等续修 民国六年(1917)木刻本 湖北监利县档 注:该族散居湖北临利、湖南岳阳等地。
  5376【山西洪洞】晉洪洞冯张村段氏家谱一卷 (清)段成鸾纂 民国三十一年(1985)段殿魁钞本 山西洪洞县档
  5377【江苏丰县】段氏族谱四卷 (民国)段文德纂 民国二十五年(1936)钞本 江苏丰县赵庄乡段堤口村
  5378【江苏金壤】段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清)段濬源纂 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九册 南京大学
  5379【江苏句容】句曲段氏重修宗谱八卷 (清)段雍梧 段纯宽重修 清光绪四年(1878)富义堂刻本 江苏档(存卷1)
  5380【浙江常山】段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十五年(1926)木刻本 江苏常山县芙蓉乡西岭足村岭黾咀(共二部)
  5381【浙江常山】段氏宗谱二十八卷 (民国)段小根重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芳村镇雅塘村
  5382【浙江常山】段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芙蓉乡西岭足村岭黾洞
  5383【安徽寿县】段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段传鼎等修 民国十四年(1925)京华印书局铅印本 四册 美国
  5384【福建建阳】兴田段氏族谱二十一卷 (民国)段文铿重修 民国五年(1916)木刻本 浙江图(存三册) 浙江常山县毛良坞乡西 岭冈村 浙江常山县狮子口乡占家山村
  5385【江西萍乡】萍西段氏族谱□□卷 木活字本 江西图(存卷6、10)
  5386【江西波阳】鄱阳段氏宗谱十卷 (清)段绍洛编 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 十册 上海图
  5387【湖北新洲】段氏宗谱四卷首五卷 (清)段光裕 段清海创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三店镇沙畈村
  5388【湖北】沔阳段氏宗谱前集二卷後集二卷首一卷 正编四十三卷卷末补遗书後共一卷 (民国)段世芳主修 段镜元 段华钊协同修 民国七年(1918)崇阳集注书屋梓行木活字本武汉图(在前集一,後集之二)
  5389【湖北利川】厚坝段民族谱四卷 (民国)段子钦纂 民国十年修三十八年(1949)湖北利川段氏宗 祠排印本 一册 四川重庆市图
  5390【湖南】宁益段氏五修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民国)段万醇修 段赦生纂 民国十九年(1930)京兆堂铅印本 湖南图(存卷首) 注:该族散居宁乡、益阳等地。
  5391【湖南宁乡】沩宁段氏三修支谱□□卷 清光绪二年(1876)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
  5392【湖南】湘潭城北段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段盛骐等修 民国九年(1920)瑞山堂铅印本 四册 美国
  5393【湖兰湘潭】中湘拗柴段氏五修族谱二十八卷 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段世晖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敦本堂刻本 三十二册 广东中山图 注:清乾隆十三年段常青首撰。
  5394【湖南湘乡】段氏四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段其选修 段为旸纂 民国十六年(1927)活字本 二十三册 湖南图
  5395【湖南邵阳】段氏族谱三十二卷首二卷 (清)段祥习 段乾定等纂修 清同治十年(1871)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5396【四川江北】段氏宗谱十九卷 (民国)段平福等纂 民国二年(1913)江北段氏家祠刻本 四川重庆市图(缺三卷)
  5397【四川内江】段氏家乘四卷 (清)段正颜 段正钫等纂修 清咸丰七年(1857)刻本 一册 四川图
  5398【四川内江】段氏家乘二卷 (清)段嘉令续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木刻本 四川内江县永远乡
  5399【四川内江】段氏族谱不分卷 (清)段纯谟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 三册 四川图
  5400【云南】晉宁河阳段氏族谱不分卷 (清)段奎光 段瑞光修 传钞清同治四年(1865)本 一册 北图 云南图(二部其一系光绪钞本) 注:书前有同治四年段奎光、段瑞光段氏族谱序。
  5401【云南】晉宁段氏族谱摘钞不分卷 钞本 一册 云南图
  5402【云南】丽江段氏宗谱不分卷 (清)段玉峰述 传钞清同治二年(1863)本 一册 北图 注:书前有同治二年段玉峰述“返本还源说”。
  5403【云南大理】龙开段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吴燻集 民国十六年(1927)钞自民国九年(1920)本 云南大理州图 注:此为白族族谱。
  5404【云南】大理阁洞旁段氏族谱不分卷 稿本 八册 云南大理州图 注:此为白族族谱。
  5405【云南】剑川段氏家谱□□卷 稿本 八册 云南大理州图 注:此为白族族谱。
  5406【云南剑川】段氏族谱不分卷 段鹏瑞辑 复写本 一册 中央民院
  5407【甘肃】武威段民族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段永恩纂 民国三年(1914)排印本 四册 北图(二部)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注:始修於光绪四年,未脱稿。
  5408 段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段复绪等纂修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活字本 五册 北图
  5409 段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段晓峰等纂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馀庆堂刻本 十册 湖北图

  段姓家谱文献目录: 
  1、陕西韩城《段氏世谱》 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段四教编修 现藏韩城段姓部分族人家中
  2、山东莒县《段氏族谱》 明代嘉庆五年编修 现藏莒县棋山乡威服村段姓家中
  3、山东聊城《段氏家谱》 明代嘉庆六年编修 现藏聊城小段庄部分段姓族人家中
  4、河南民权段庄《段氏家谱》 明代隆庆三年编修 现藏民权前后段庄段姓部分族人家中
  5、河南曹县段庄《段氏家谱》 明代嘉庆元年编修 现藏曹县段庄段姓部分族人家中
  6、陕西韩城段氏《东门世谱》七续本 清道光三十年段培梧、段培竹主修 现藏韩城三甲村段姓部分族人家中
  7、河南孟县《段氏宗谱》 清乾隆九年编修 现藏孟县段庄、段西、段东段姓部分族人家中
  8、全国《段氏宗谱》(8册)清光绪十四年编修
  9、山西洪洞冯张村《段氏家谱》(卷一) (1942年段殿甲钞本)清乾隆十二年段成鸾编撰 现藏洪洞县档案馆
  10、江苏金坛《段氏家乘》(卷一) 清光绪七年段溶源编撰 现藏南京大学图书馆
  11、江苏句容《句曲段氏重修宗谱》 清光绪四年段雍梧、段纯宽重修 现藏江苏档案馆(存卷一)
  12、江西波阳《鄱阳段氏宗谱》(10卷) 清光绪八年段绍洛编撰 现藏上海图书馆
  13、湖北新洲《段氏宗谱》(14卷) 清光绪三十年段光裕、段清海创修 现藏新洲三店镇沙畈村段姓部分族人家中
  14、湖南宁乡《沩宁段氏三修支谱》 清光绪二年活字本 现藏湖南省图书馆
  15、湖南邵阳《段氏族谱》(32卷) 清同治十年段祥习、段乾定等编修 现藏湖南省图书馆
  16、四川内江《段氏家谱》(四卷) 清咸丰七年段正颜、段正钫等编修 现藏四川省图书馆
  17、云南墨江《段氏家谱》 清咸丰十一年段思周等纂修 现藏墨江县档案馆
  18、全国《段氏族谱》(20卷) 1917年段伯清、段大华等编撰 现藏湖北监利县档案馆
  19、江苏串县《段氏族谱》(四卷) 1936年段文德编纂 现藏丰县赵庄乡段堤口村
  20、浙江常山《段氏宗谱》(28卷) 1944年段小根重修 现藏常山县芳村镇雅塘村
  21、浙江常山《段氏宗谱》(不分卷) 1926年木刻本 现藏常山县芙蓉乡西岭足村
  22、安徽寿县《段氏宗谱》(四卷铅印本) 1925年段传鼎等编修 现藏美国国会图书馆
  23、福建建阳《兴田段氏族谱》(21卷) 1916年段文铿编修 现藏浙江省图书馆(存三册)
  24、江西萍乡《萍西段氏族谱》(木活字版) 现藏江西省图书馆
  25、湖北《沔阳段氏宗谱》 1918年段世芳主修 现藏武汉市图书馆
  26、湖北利川《厚坝段氏族谱》(四卷) 1921年段子钦修撰 现藏四川省重庆市图书馆
  27、湖南宁益《段氏五修族谱》(十二卷铅印本) 1930年段万醇主修 现藏湖南省图书馆
  28、湖南《湘潭城北段氏宗谱》(铅印本,分卷) 1920年段盛骐等编修 现藏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
  29、湖南湘潭《中湘拗柴段氏五修族谱》 (20卷) 1928年段世晖纂修 现藏广东中山市图书馆
  30、湖南湘乡《段氏四修族谱》(20卷) 1927年段其选修、段为旸纂 现藏湖南省图书馆
  31、四川江北《段氏宗谱》(19卷) 1913年段平福等编纂,江北段氏家祠刻本 现藏重庆市图书馆
  32、湖北大冶《段氏续修宗祠》(19册) 1947年敦本堂木活字本 现藏上海市图书馆
  33、江西萍乡《萍西愈佳方段氏族谱》 (15卷) 1919年段励初等纂修(木活字本) 现藏上海市图书馆
  34、江苏镇江《古润西斛段氏宗谱》(10册) 1920年段伯诗纂修,木活字本 现藏南京市图书馆
  35、云南墨江新修《段氏家谱》 1958年段守源等纂修 现藏墨江县档案馆
  36、湖北英山新修《段氏宗谱》(12册) 1988年段任良主编,段兆雄、段子中等协编 现藏海峡两岸段姓族人和东南亚各国
  37、湖南黔阳新修《段氏族谱》 1988年编撰 现藏黔阳段氏宗祠
  38、陕西韩城《寿寺村段氏支谱》(已残) 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段四教主修 现藏韩城寿寺村(北寿、中寿、南寿) 段姓部分族人家中,多为手抄本
  39、云南墨江《段氏七修家谱》 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年)段明浩等篡修 现藏墨江县档案馆及段姓部分族人家中
  40、湖南冷水江市《段氏五修族谱》 1949年段楚贤主修 现藏冷水江市档案馆及段姓部分族人家中 (注:1990年冷水江《段氏六修族谱》也已编修出版)
  41、安徽芜湖《段氏宗谱》 1919年段静朗编修 现藏芜湖档案馆和芜湖段姓部分族人家中堂号来历
  42、江苏省金坛·《段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清光绪七年(1881年)木刻本共九册 (清)睿源纂 藏地:南京大学
  43、湖南新化·《段氏重修族谱》首卷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木刻本 藏地:湖南省冷水江市禾青镇双星村
  44、湖南黔阳·《段氏族谱》(四修)首卷 民国十一年(1922年)五月活字木刻本一册 段尚烈主修 朱清芳、谭鸿勋刻印 藏地:湖南省洪江市龙田乡长碛村
  45、湖南黔阳·《段氏族谱》(五修)一套共八册 1990年铅印本 段惟俊、段天成、段成万主编 藏地:湖南省洪江市龙田乡长碛村
  46、湖南南县·厅华《段氏族谱》(酉阳堂) 清乾隆十七年(1752)撰修本 1993年撰修本 藏地:湖南省南县波拔乡长缨村
  47、湖南洞口·五修《段氏族谱》卷首共三册 1992年电脑照排 段为元、段为恒等20人主修 藏地:湖南省洞口县城西蔡家塘
  48、云南·《段氏大理国始末》 藏地: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清)冯(更生)撰


  
 

  
 

  
 

  
 

  

[段姓字辈(派语)]
    有的辈字纯属用于区别辈分,没有连贯的特殊确定意义。有的则体现出某种家族精神、道德风尚和伦理观念。举例如下:

    1、山西省霍州市下乐坪段氏辈字:
    国、振、际、培、可、士、英、志、书、远。

    2、云南省墨江县段氏辈字:
    明、其、思、为、以、宗、守、芳、尚、之。

    3、湖南省洞口县段氏新旧辈字:
    子应祖永崇,德泽远立本,起鸿壬申昌,
    隆盛庆熙延,肇基敦睦厚,家学大显荣。

    4、新化段氏辈字:
    延祥自吉泰,绍绪振先声。允佩前人训,常储后代英。
    传家敦孝义,翊治笃忠贞。仁美绵遗泽,刚方继令名。

    5、江西省都昌县段氏辈字:
    国子贵德玉,予厚中文继。衍宗蕃思本,万元世兴隆。

    6、湖南省黔阳县段氏后续的辈字:
    允佩前人训,常储后代英。传家敦孝义,翊治笃忠贞。
    仁美绵遗泽,刚方继令名。豫章垂荫远,京兆肇基宏。
    奕叶昭勋业,蕃枝合本茎。诒谋勤佑启,积善久昌荣。

    7、湖南耒阳段氏辈字:
    京兆蟠基茂,人文世泽洪。诗书隆道德,俊秀振宗声。
    绍业徽先绪,昌言育后英。旭阳呈瑞彩,雏凤起飞腾。

    8、洞庭湖区(酉阳堂)段氏辈字:
      廷若尚文明,一士钟泽相。
      光祖修心德,传家孝友先。
      立朝崇正学,经世在名贤。

    9、湖北省大悟县段氏辈字:
    天、彦、纯、才、宏、祖、绪(世)、守、光、先。

    10、湖北省英山县段氏辈字:
    再肇祚永芳,光昭大茂昌。

  
 

  
    11、云南通海大理段氏后代字辈:

  
    家谱以大理国第一世国王段思平为始祖,字辈从明代开始计算。现在的人字辈多为应、永辈.

  
    可、耆、时、如、绍、文、兆、丕、家、运(应)、永、兴、建、廷、培、正、世、开、明

  
    12、安徽颍上段氏后代字辈:(笏击堂,段秀实之后)

  
立振青廷,荣章培法,懿泽谋长,宏财征瑞,恒庆献详,凤集梧桂,秀源平阳,允恭克让,允照汉唐,博施善举,运展宁康,庚昭传统,尚义行方,执礼雅言,明伦建纲,作育英俊,管乐武乡,诚正敏信,孝慈临庄,环宇增耀,国泰民良,令范广范,万邦敬仰,怀宝安仁,天恩永匡。

  
      13、四川遂宁段氏后代字辈:(遂宁段氏之后)

  
     远正贵景文,汝上佑天维,继守德(或得)泽永,谦光百世昌,家和从孝友,义占乐安康。

  

 

  

  

  

  
 

  
[姓氏对联]

  
  忠留册笏;
  学博酉阳。
  ——佚名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司农卿段秀实,字成公,汧阳人。朱泚反叛,认为他能孚众望,胁迫到军中计事。他乘间用象笏猛击朱泚,遂被杀害。后追赠太尉,谥忠烈。下联典指唐代太常卿段成式,字柯古,临淄人。他博闻强记,藏书丰富,尤多奇篇秘籍,撰有《酉阳杂俎》,清人辑有《段成式诗》。

  
  文称二妙;
  国立一王。

  ——李文郑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金代文学家段克己、段成己兄弟,绛州稷山人。段克己,字复之,金末进士,人称逐庵先生;段成己,字诚之,号菊轩,金末正大年间进士,官宜阳县主簿。入元后,兄弟二人都不再做官,一起隐居在龙门山,均以文章著称,文学家赵秉文称他们为“二妙”。后人汇集他们兄弟的诗词,编为《二妙集》。下联说十六国时凉州地方政权首领、北凉的建立者段业,京兆人,博览史传,善长文词。后凉时官建康太守,龙飞年间,沮渠蒙逊脱离后凉,推他为凉州牧,年号神玺,三年后改称凉王。后被沮渠蒙逊所杀。
  平羌锡士;
  梦凤呈样。
  ——佚名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说东汉武威姑臧人段,字纪明,少年时就习弓马,尚游侠。桓帝时为中郎将,因镇压公孙举、东郭窦起义封列侯,后官护羌校尉,至太尉。下联说北宋开封人段少连,字希逸,历官知县、知州,多有政绩,事无大小,决断如流,不向权势屈服,范仲淹曾推荐他“才堪将帅”。后官工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相传他出生时,母亲梦中见凤凰集于庭院。
  忠留丹笏;
  学博酉阳。

  ——佚名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沂阳人段秀实,字成公,因军功官至泾原郑颍节度使,数年间,吐蕃兵不敢侵犯边塞,建中年间官司农卿。原卢龙节度使朱沘在京城哗变,被推为皇帝,请素有威望的段秀实为辅佐。段秀实表面与朱沘合作,一天,乘议事的机会,夺象牙笏出击朱沘,被杀害。下联典指唐代文学家段成式,字柯古,临淄人,因父亲段文昌(穆宗时宰相,封邹平郡公)之荫官秘书省校书郎,官至太常少卿。家中藏书很多,他博闻强记,著有《酉阳杂俎》。又能诗,后人辑有《段成式诗》。
  逾垣避主;
  击笏除奸。

  ——佚名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魏·段干木屡征不士,魏文侯亲顾其宅,干木逾墙以避之。下联典指唐·段秀实事典。
  远岫林端出;
  清波城下迴。
  ——唐·段文昌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翰林学士段文昌《晚夏登张仪楼呈院中诸公》诗句联。

  水暗余霞外;
  山明落照中。
  ——唐·段文昌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翰林学士段文昌《题武担寺西台》诗句联。
  句饶方外趣;
  游惬社中朋。

  ——唐·段成式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太常少卿段成式《书事》中联句。
  好溪呼于百姓;
  开谕胜过三军。
  ——佚名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太常少卿段成式的事典。下联典指唐代翰林学士段文昌的事典。段文昌,字墨卿,一字景初,临淄人。穆宗时入相,出为剑南西川节度。汉尚宽静。文宗立,拜御史大夫,封邹平郡公。后复节度西川卒。
  九经陶铸资群彦;
  一字源流奠万哗。
  ——赵朴初题江苏省金坛市段玉裁纪念馆
  段玉裁纪念馆位于金坛大南门外愚池风景区。建于1984年,占地65亩,其中水面35亩。纪念馆建筑为仿清式砖木结构,四合院布局,南向,筑在四面环水的小岛上,三面环水,景色宜人。“段玉裁纪念馆”横匾由舒同题写。门前有狮了滚绣球昆石一对,步入门槛,门厅两侧各接一厢房,中间为长方形庭院,正对面为纪念堂,七架梁,面阔三间,歇山顶,飞檐翘角。梁上有一镏金横匾:“朴学宗师”,为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堂内屏门前置段玉裁半身塑像,侧前后柱上有两副楹联,一由周祖谟行先生书写,一由赵朴初先生撰写。庭院两侧水榭分别陈列段玉裁各种著作和后人研究段著的学术论文。各厅室由回廊连接,四周绕以院垣。院门开在溧金公路之侧。进院门是一方有20亩的广场,广场与纪念馆一水相隔,过广场右折,经柳荫长堤、五曲桥、六角亭,便抵门厅,进入纪念馆。此联是赵朴初的会心之作。
  说字解经,功超许郑;
  审音辨韵,名震乾嘉。

  ——周祖谟书写江苏省金坛市段玉裁纪念馆
  上联“许郑”,典指许慎、郑玄。下联“乾嘉”,指小学名家辈出。
  旷览江天,包罗海岳;
  长养花木,位置鼎彝。

  ——清·薛慰农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咸丰进士薛慰农赠清代文人段小湖联(节录)。
  独存一夫,坚守学道;
  尚有二人,拥为君王。

  ——佚名撰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魏国人段干木,与田子方、李克、翟璜、吴起俱为魏国才士,诸人都当了将军,只有他独潜学守道,不事诸侯,为于下所重。下联典指段姓称帝者有二人。即:十六国时西燕内乱,众推大将段随为王,改元昌平,旋被杀;十六国时,又有西安人段业,被匈奴人拥立为北京国君,在位三年被杀。

  

  

  

  
 

  
[历史典故]

  
  ——姓氏字源
  段字的本义是锤击、锤炼的意思。许慎《说文解字》对段字所作的解释是:“段,椎物也。”朱芳圃在《殷周文字释丛》中讲得更加明白具体,他说:“金文段,象手持椎于厂中捶石之形。”段字是象形字,一般认为段字的左边像山石或山崖的形状,右边的象形则是用手持锤击之。由此可知,段字的来历当与开采石料、打磨石器有关,它的起源应该是非常古老的。我们的远古祖先在人类历史的最早阶段就学会了使用和制造工具,在悠久漫长的史前时代,人类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
  古代段字与锻字通用。清人王筠认为,段不用火,锻则用火,同样都要加以锤击。石头可以锤击,金属则称锤炼。锻字的出现和字的形成比段字要晚一些,因为只有当人类社会进入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以后,金属的冶炼铸造工艺才得以普遍运用和推广。其实锻字也是一个很古老的字,《诗·大雅·公刘》中就有“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的文字记载。这里的锻字与(石段)相通,是指经过加工的石料。《公刘》所记述的是后稷的曾孙、古代周族的首领公刘率领族人自邰迁豳,安定居处,开基创业的事迹。到达豳地之后,派人横渡渭水,采运石料。按郑玄和孔颖达的说法,他们采来的(石段)石是用作椹质。所谓“椹质”,就是锻造金属器具用以承受锤击的砧垫。
  “段氏”的出现,始见于《周礼·考工记·轴人》:“段氏为鎛器”。晚清学者孙诒让解释段氏的含义说:“凡铸金为器,必椎击之,故工谓之段氏,锻则所用椎段之具也。”这里所讲的“段氏”,是指专门从事锻铸的工匠和管理人员。“搏器”为农具、钱鎛之类。“椎段”即锤击的意思。《考工记》主要记述有关百工之事,其中列有“攻金之工”一类,所记内容就是段氏铸金为器的情况。我国自商、周至战国时期,青铜器和铁器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制作工艺极为精湛。“段氏”对于创造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推进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历史名人]

  
  段 韶:南北朝时北齐姑臧武威人,累官至左丞相,封平原郡王。
  段 随:十六国时西燕人。初为西燕大将,国内大乱之时被推为王,旋被杀。
  段 业:西安人,十六国时北凉国君,初为后凉建康(今甘肃省高台南)太守,后为匈奴人所拥立,在位三年被杀。
  段 规:先秦时期曾以崇高的声誉而被韩康子礼聘为相。
  段干木:战国时魏国人,求学于子夏,与田子方、李克、翟璜、吴起俱为魏国才士。其潜学守道,不事诸侯,受到魏文侯敬重,据传文侯每过段干木家门,定站立伏于车前横木,以示尊敬。
  段会宗:天水上邽(今甘肃省天水)人,西汉任西域都护、雁门太守等职。为人义气,重功名,受到各族敬畏。
  段孝直:汉景帝时举孝廉,为长安令。性刚直纯孝。家有良马,为先父生前所乘,雍州刺史梁纬倚势索之,未遂,冠孝直以受脏之罪而下狱致死。
  段匹磾:晋时鲜卑人。建武初任幽州刺史,与刘琨联盟讨伐石勒,兵败后至襄国,仍著朝服持晋书。后在国中推其为君主时,事露遇害。
  段思平:五代时南方大理第一世王,他出自白蛮大姓,原通海节度使,世为南昭贵族。公元937年,建立大理国。
  段安节:唐齐州临淄人。成式子。自幼喜欢音乐,能唱歌,对音律也颇有研究。著有《乐府杂录》,记载开元以后的乐部、乐器、节目、演员等。
  段志玄:唐朝齐州临淄人,少年为无赖,屡屡犯法,隋末客居太原,为李世民所赏识,随从李渊父子起兵。潼关之战中击退屈突通,后从李世民讨王世充。世民即位,封樊国公,后改褒国公。
  段文昌: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人,唐穆宗时为相,治尚宽静。文宗时拜御史大夫,封邹平郡公。
  段成式:文昌子,唐代文学家,官至太常少卿。其人博闻强记,藏书甚丰,撰有《酉阳杂俎》,清人辑其诗文成《段成式诗》。
  段秀实:汧阳(今陕西省千阳)人,唐代司农卿。曾被叛将朱沘胁于军中议事,秀实以象笏猛击朱沘,遂遇害。
  段思平:五代时白蛮人,世为南诏贵族。初为通海节度使,公元九三七年,建大理国。史称“大理第一世王”。
  段成己:绛州稷山(今属山西省)人,金代著名文学家,与其兄段克己均为当时享誉文坛较有影响的人物。
  段兴智:为段思平所建大理国末代国君,为忽必烈所灭。元籍其地,封兴智为摩河罗嵯,管领八方。及卒,后传十一代总管。
  段玉裁:字若膺(1735-1815),号懋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省金坛人。清代著名文学训诂家、经学家。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乡试,入都会试,屡不中。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吏部铨授贵州玉屏县知县,后又为四川富顺、南溪和巫山知县。经10年,称疾告归乡里。58岁时移居苏州阊门外之枝园。段玉裁在京时,得师事戴震,并结识了钱大昕、邵晋涵、姚鼐等学者。返里后,又得与刘台拱、汪中、金榜等人相交。55岁时,二次入都,得识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商讨音韵、训诂,颇为契合。乾嘉时代汉学昌盛,段、王两家在音韵、训诂方面的贡献极大。段玉裁博览群书,著述宏富,由经学以治小学。在小学范围内,又从音韵以治文字训诂。根基充实,深得体要。段玉裁笃嗜经术,喜训诂考订,穷微极博。段玉裁所著书,要推《说文解字注》为首屈一指。先生兼擅诗文,有《经韵楼集》十二卷、《六书音均表》、《诗经小学》、《古文尚书撰异》、《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汲古阁说文订》、《说文解字注 》及《经韵楼集》等书,亦颇雅赡。段玉裁纪念馆建于1984年,位于金坛市城南风景区的愚池。
  段祺瑞:安徽合肥人。原名启瑞(1865-1936),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 

  

  

  

  
[现代名人]

  
  段士楷:少将(1919-1991),山西省霍县人。1937年入山西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1年1月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段志清:少将(1914-2000),又名段子清,陕西省延长县陈旗村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8月11日因病广州军区总医院逝世,终年86岁。
  段苏权:少将(1916-1993),湖南省茶陵县人。出生于农民家庭,曾读私塾和高等小学6年。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8月带领一批模范少先队员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9月28日因病逝世,终年77岁。段思英少将
  段思英:少将(1917-——),陕西省延川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入陕北红军学校学习,并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段焕竞:少将(1911-1998),湖南省茶陵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游击队。1932年由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10月19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8岁。
  段德彰:少将(1913-1999),原名段箕权,江西省于都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1月16日因病逝世,终年86岁。
段曙光中将
  段曙光:中将(1923-——),安徽省潜山县人。1941年参加新四军。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桐西游击队队长、副连长,新四军七师团司令部参谋。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连政治指导员,第三野战军营政治教导员。参加了莱芜、兖州、淮海、渡江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师后勤处政委。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团副政委、团政委。回国后,1959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历任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军副政治委员,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乌鲁木齐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新疆军区纪委专职书记,1986年1月-1990年6月任新疆军区副政治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段传峰:1968年 年2月生,副秘书长,美术师,高中文化,擅长山水,主要艺术团体:河南郸城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河南美协会员。
  段孝振:1973年生,大专文化,擅长国画,主要艺术团体:河南美协会员、河南书协会员、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书画师。
  段志刚:1962年11月生,耒阳市人。大学文化。1982年7月毕业于湖南省郴州师专,同年参加工作,198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9月至1993年6月,在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学习。先后任中学教师、共青团耒阳市委书记、中共耒阳公平区委书记、耒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1994年9月起,历任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副市长、中共耒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1997年8月任中共耒阳市副书记、代市长,1997年12月任市人民政府市长。  

  

  

  

  
[当代名星]

  
  段永基:企业家,中国IT界较早的名人。现为四通集团董事长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03年8月成为新浪网联合董事长。
  段 暄:央视体育节目《天下足球》等的主持。

  

  

  

  
[家训家书精华]
  
暂缺

  

  

  

  
[家族名人名作欣赏]
    《段克己词选》
      《段宏章词选》
        《段倚词选》
段姓族谱信息修订

段duan
姓氏最新1讨论

维客与宗祠

姓氏操作面板

姓介绍修订史

谱概况修订史

万家姓的说明

姓氏联络
相关留言
  • 姓氏经典留言
  • □访客:湖南新化段氏(2019/11/15 0:51:00)
  • 想看看族谱
  • □段民生:秋风词(作者赣州市段民生律师)(2017/4/17 11:34:36)
  • 秋风吹战鼓擂,人到六十鬓毛飞。
      二三千元退休费,网费电费开销哩。
  • □访客:姓氏评论(2016/3/17 17:05:51)
  • 湖北枣阳段海仁18307216519请联系找安徽郎溪段氏
  • □访客:湖南祁阳文明铺(2016/1/26 11:37:24)
  • □段厚龙、:姓氏评论(2015/8/25 21:23:08)
  • 我是寿州六门段、辈分有克、传、同、仁、厚、德、……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关于NETOR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Copyright (C)2000-2024 netor.net.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客服电话:400-088-0131 微信:15011475923 微博:关注Netor纪念
沪ICP备17033281号 上海圣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