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涂姓导航
姓氏维客
Netor直通车
赞助商链接
相关纪念馆
相关族谱
当涂 3689个姓1氏
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7/21 14:35:00
3281字 评价:0
  一、姓氏渊源
  当涂,姓氏名,又作“当涂、当余、当嵞、当峹、当余”,后亦简化为“涂”,读音作dāng tú(ㄉㄤ ㄊㄨˊ)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大禹之妻涂山女(娇)居地当涂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当涂山,简称涂山,是一个以山为称的古地名,故址在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东南部。当涂氏(涂山氏),是尧舜时代居住在今安徽怀远东南一带的一个氏族,相传是皋陶氏东夷族的一支。禹和皋陶是舜帝属下的两位大臣,禹为“司空”,皋陶为“士”。禹司“平水土”之职,皋陶执掌“刑狱”。两人尽心辅佐舜帝,相得益彰。据史籍《尚书·虞书·益稷》记载:“予(禹自称)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涂山氏”与“夏后氏”联姻,并最终帮助禹完成了治水大业,建立了夏王朝。相传,禹的母亲修己因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生下禹,所以禹建夏国后,就以“姒”为姓。夏桀的后人又以国名“夏”为氏,夏禹主权天下,建立夏王朝的时候,当涂山的大族,便以地名为姓氏,称当涂氏、涂山氏。夏禹本人与涂山氏族的关系非常深厚的,他曾大会诸侯于当涂山,又娶了当涂氏(涂山氏)之女为妻。
  根据中华姓氏研究会的文献《姓氏来源》中记载:“涂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其来源于远古时期的涂山氏。涂山氏最早知名于原始社会末期,活动地区主要在今安徽蚌埠一带。夏禹时,涂山氏是夏王朝在东南地区的重要方国之一,夏禹在这里与诸侯会盟,并娶涂山氏女(娇)为夫人,生子启,后来继位为夏王。由于这一缘故,涂山氏一直在其初起之地发展繁衍,并由部落演变为方国,再由方国发展为诸侯,其名称进而衍化为姓氏,即涂氏”。
  据史籍《史记·夏本纪》中的记载:“禹曰:‘予若创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生启,予弗子,以故能成水土功’”。“夏后帝启,禹之子,涂山女(娇)之子。”当涂山,据家谱文献《涂氏家谱》中的记载:“在寿春凤阳府,乃古扬州所邑之地,今濠州怀远县是。涂氏于涂山始姓,始祖朴,乃涂山国王,女娇之父,涂氏在夏为国戚”。又据典籍《尚书》中记载:“禹娶于涂山,辛壬癸甲,生子名启,能贤,因是封为国戚而封国赐姓,此得姓之源也”。
  春秋时期,有晋国人名叫涂钦,赐爵新吴侯。后举家渡过长江,落籍豫章(今江西南昌)。因涂钦为涂氏历史上的第一位名载史册的人物,故而涂山氏分衍的涂氏族人皆尊奉涂钦为得姓始祖。当涂氏、涂山氏、涂氏,三姓同宗同源,根源便是今安徽省的蚌埠市怀远县之当涂山。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大禹第四世孙,属于避难改姓为氏。夏王朝初期,以启为首的贵族在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后,沉湎享乐,田猎无度,过着荒淫的生活,很快就使国家达到“万民弗利”的地步。启死后,他的五个儿子又互相争夺王位,使国家出现了混乱的局面。这时,东夷族的后羿乘虚而入,“因夏民以代夏政”,取得了一时的统治地位。夏王朝初建立时,后羿所在的东夷族在黄河下游一带拥有巨大的势力,因而能一度夺取政权,取代夏人的统治。后羿当政后,以善射自居,也四出游猎,不管民众疾苦,并让属下寒浞代他管理国家。寒浞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在后羿外出游猎时,乘机射杀了后羿,取得了王位。大禹的第四世孙因避有穷氏羿、寒之乱,逃迁于当涂山。据家谱文献《涂氏家谱》中的记载:“余涂氏派本以姒,夏后氏神明之裔。夏禹事唐,时职任司空,娶涂山国女,急于治水,历辛壬癸甲,四日发祥而生启。后启受虞禅,启能敬其道。及三世:启之子大康嗣统,尸位有穷,距太康于河,而立仲康,夏祚几危矣!维时,仲康之子疑蓄,乃居太皇祖母涂山氏国,割去土山而昭其姓曰涂。且离安邑帝都,而潜于江左,此姒氏所以为涂氏”。至两晋之际,涂氏家族再现一著名的历史人物,名叫涂钦,公元246~337年,字文思,淮南寿春人(今安徽寿县),在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出任大司马,率军护送琅琊王司马睿东渡建康(今江苏南京)即东晋元帝位,随即晋元帝于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颁下诰命,以涂钦为帅征讨后赵上党公石勒(后赵高祖明帝,公元274~333年,公元319~333年在位)之乱,涂钦“戮力行阵,扈跸南迁,功盖臣邻,必存社稷”,因功被册封为新吴侯(今江西奉新)。后涂钦出镇豫章(今江西南昌),落居在武阳港(今武阳镇),“去‘土’为‘涂’,以别于西北之涂氏”,自此,涂钦成为了今天的江南之苏、浙、皖、赣、湘、鄂、闽、粤八省的涂氏始祖。到了宋朝时期,涂氏家族中又出了一位著名的官吏名叫涂大经,字仁守,北宋哲宗赵煦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甲戌科进士,后出任江南西路洪州守刺(太守,今江西南昌),他文武兼资,勤政爱民,守土有功。后来的宋徽宗赵佶(公元1101~1125年在位)在召见涂大经时,用御笔在他的姓氏“涂”的“氵”上剔掉了一点,“涂”字遂作“凃”,由此又衍生出一支凃氏。
  涂氏与凃氏家族,便是姒姓夏禹系、当涂氏(涂山氏)两支族人的后裔,源远流长,后还分衍有余氏、徐氏,四姓同宗同源,皆尊奉大禹、涂山娇为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涂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三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八十五位,人口约一百零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65%左右,以豫章(南昌)为郡望。
  
  三、郡望堂号
  郡望
  豫章郡:亦称南昌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为钟陵县,再后又改为南昌。
  南昌县:春秋战国时期属吴楚。秦朝时期属九江郡。旧史学家们称之为“南蛮”之地。南昌政区独立设置始于汉朝。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公元前202年),大将军灌婴率兵南下,进驻南昌;汉高祖刘邦六年(公元前201)立豫章郡,领十八县,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境大部,治所设于南昌县中,希望以这一块“南方昌盛”之地为根据地,进而平定南越,以“昌大南缰”。取“南方昌盛”和“昌大南缰”之意,“南昌”之名始此,从此这块“南蛮”之地就有了“豫章”和“南昌”二名称。据传,灌婴大将军是南昌城的创筑者,故俗称南昌城为“灌婴城”和“灌城”。自西汉以来,南昌一直是郡、州、道、路、府、县的治所,故人们或以郡名,或以州道名,或以路府名,或以县名,但都是指南昌这块地方。王莽篡汉后的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将豫章郡易名九江郡,南昌县易名宜善,故南昌又有了“宜善”一名。东汉、三国、晋、南北朝,以郡名则为豫章,以郡治所名则为南昌。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罢豫章郡置洪州,治所在豫章(由南昌县改),从此南昌又多了一个“洪州”之名。唐朝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豫章郡改名为章郡,“章郡”又成了一个名称。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豫章县改名钟陵县,南昌又称“钟陵”。南宋、元朝时期,洪州为隆兴府、隆兴路、龙兴路,治所为南昌、新建,“隆兴”、“龙兴”、“新建”的新名称又出现了。明朝初年,龙兴路改江都府,所以南昌又称“洪都”。此外,赣江,古亦称章江,所以在古籍中,南昌城又被称为“章江城”、“江城”。后来,又因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南昌起义”在其地,而被人们称之为“英雄城”、“八一城”。
  堂号
  豫章堂:以望立堂。
  南昌堂:以望立堂。
  五桂堂:涂俛,让公子,宋任黄州知府,封谏议大夫,生子济。涂济,字时甫,宋封朝散大夫,资治少尹,生五子:长子涂大任,宋元符三年已卯科(公元1100年)进士,同李釜榜,中书舍人。次子涂大琳,宋元祐六年辛未科(公元1091年)进士,任湖广汉阳府通判。三子涂大经,宋绍圣元年甲戌科(公元1094年)进士,任南昌太守,“封南昌伯,敕祀乡贤”。四子涂大明,宋元和元年戊戌科(公元1118年)进士,授湖南善仅知县。五子涂大节,宋绍兴十二年壬戌科(公元1142年)特奏名进士,任河南开封府祥符知县。涂公五子,俱登进士,为官显赫,时称“五桂”,因此,涂氏堂号又称“五桂堂”,涂姓专用堂联:“十州世第,五桂家风”。
当涂姓介绍信息修订

当涂dang
姓氏最新1讨论
维客与宗祠

姓氏操作面板

姓介绍修订史

谱概况修订史

万家姓的说明

姓氏联络
相关留言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关于NETOR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Copyright (C)2000-2024 netor.net.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客服电话:400-088-0131 微信:15011475923 微博:关注Netor纪念
沪ICP备17033281号 上海圣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