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博罕岱姓导航
姓氏维客
Netor直通车
赞助商链接
相关纪念馆
相关族谱
博罕岱 3689个姓1氏
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7/14 14:50:00
4765字 评价:0
  一、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喀喇沁蒙古博罕岱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博罕岱氏,亦称伯罕岱氏、伯汗岱氏、伯汉岱氏,古突厥语为Boqandai,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博罕岱氏族,实际上是源出古突厥阿史那部联盟,部中有一分支氏族,酋长为阿史那·博罕。阿史那·博罕的后裔子孙多以先祖名字为姓氏,即称博罕岱氏。“岱”在古突厥语中是“特别”之意,在蒙古语中也是“非常、高峰”的意思,特指博罕岱氏这一族悠久、特殊的历史来源,蕴涵了队先祖阿史那·博罕的崇敬之意。到了明朝时期,有女真族引其为姓氏并简称为表特氏,满语为Biaot Hala,亦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并转称博和图氏,满语为Bohtu Hala。
  蒙古族博罕岱氏,源出古突厥阿史那部联盟,部中有一分支氏族,酋长为阿史那·博罕。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左右,阿史那·室点密可汗率领西突厥本部以及铁勒部等族十万部众开始西征。他首先同波斯萨珊王朝(今埃及)的库思老一世结盟,共同攻打西域霸主嚈哒(大月氏,欧洲史学界称白匈奴)。到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九年(公元558年)左右,西突厥和波斯两国军队在阿姆河会师,并以此河为界,瓜分了嚈哒的领地。不久,阿史那·室点密又率部击败了柔然族的残余阿瓦尔部,将其逐往伏尔加河一带,并持续派军追击。因此功绩,阿史那·室点密被封为突厥西部可汗,名义上受突厥东部总可汗的管辖,实际上已经取得了独立发号施令的政治地位。
  北齐后主高纬天统三年(公元567年),阿史那·室点密派遣粟特使者摩尼亚赫前往波斯和东罗马帝国,要求控制丝绸贸易,波斯国王库斯老一世拒绝,而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虽然表示并不需要丝绸,但是却愿意与西突厥联盟对抗波斯。之后,在阿史那·室点密的进击下,西突厥的势力越过阿姆河,囊括了今阿富汗一带。西突厥同东罗马的同盟关系一直持续到北齐武平七年(公元576年),方才由于东罗马收留阿瓦尔部而破裂。由于阿史那·室点密的努力,突厥的势力范围向西一直拓展到里海,因此,他与史称后突厥的阿史那·土门可汗被一同奉为突厥民族的两大祖先。阿史那·室点密执政时期在古突厥历史上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阿史那·室点密在北朝梁敬帝萧方智太平元年(公元556年)西征以后,就在突厥西部地区割据行政。所以,一般认为阿史那·室点密时期是古突厥分裂成东西突厥两派的关键时期。
  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五年(公元576年),西突厥阿史那·室点密汗去世,继任者是阿史那·玷厥,号称达头可汗。达头可汗当时率本部偏居于中亚地区一隅,却以天下共主自居,觉得位于西方的古罗马帝国东半部拜占庭王朝、以及当时位于东方的大隋王朝都应当是他的藩属。当被西突厥驱赶到东欧地区的阿瓦尔部落与拜占庭王朝缔交联合后,达头可汗就立即借机指责拜占庭王朝招降纳叛,冒犯了突厥,因此他对来访的拜占庭使节瓦伦丁大加折辱,强迫他以臣属之礼参加阿史那·室点密可汗的葬礼,之后将瓦伦丁驱逐出境。接着,他派手下的阿史那·博罕酋长开始率兵攻打拜占庭。阿史那·博罕骁勇强悍,亲率突厥铁骑,连续发动了对拜占庭王朝的攻击,并曾一度打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今欧亚两洲的分界线),而且在此后的十年间,不停地对拜占庭王朝进行侵扰,在欧亚大陆间引发战火。其后,达头可汗觉得仅攻打拜占庭王朝还不过瘾,于是不顾内部的反对,分兵进袭东方的隋王朝。他屡次亲率骑兵与隋文帝进行较量,结果被隋文帝杨坚采用丞相长孙晟的建议,以“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战略,运用和亲的策略拉拢并分化西突厥,使西突厥不断地耗于内战,从而实现了对西突厥联盟的各个击破。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在隋文帝机巧的分化瓦解下,西突厥爆发内讧,阿史那·突利摆脱达头可汗,率部奔往隋朝,隋文帝赐封阿史那·突利为启民可汗,并筑大利城(今山西定襄)居之。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隋文帝派隋朝大军从北、中、南三方合击西进,在河套大破西突厥,夺回了整个河套地区,并将隋王朝的西部边境扩展到阴山以北。在不断失败的情况下,隋仁寿三年(公元603年),阿史那·玷厥被部众剥夺了可汗之位,西突厥余部瓦解。西突厥联盟中的西部首领阿史那·博罕乘机率部东撤,脱离了欧亚战场,退向蒙古高原东部地区。之后,阿史那·博罕指挥部众利用隋朝屡征高丽失败,以及大唐王朝巩固中原之机,在辽西地区圈地自保,并将所占地区称为“喀喇沁”——请注意,“喀喇沁”并非出自蒙古语,而是古突厥语“守卫者”。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史学家深思和探讨的历史现象,即:
  在后来的大唐王朝初期,阿史那·咄苾重组西突厥,在唐太祖李渊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继其兄阿史那·处罗之位为颉利可汗,复以其后母隋朝义成公主为妻,之后颉利可汗初承父兄基业,强盛兵马,竭力阻挠唐朝的统一进程。其后西突厥各部又多次投唐复又叛唐,直至唐高宗李治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唐王朝派伊犁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等率军征讨西域,阿史那·贺鲁可汗所部西突厥本部被击败,到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苏定方在新疆地区彻底击溃西突厥联盟,并在九昭之一的石国之苏咄城(今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俘获了阿史那·贺鲁可汗,西突厥就此灭亡……在这一段历史过程中,阿史那·博罕所创立的突厥遗民喀喇沁部不知出于何因,一直未参与西突厥联盟的系列活动,反而依靠大唐王朝的庇护,逐渐稳定地发展和壮大,直到蒙古大汗孛儿只斤·铁木真从金章宗完颜·璟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攻灭克烈部开始,至金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的系列战争中,喀喇沁部却主动融入了蒙古汗国的勋臣、大将兀良哈·者勒蔑(济拉玛)麾下的兀良哈部,使兀良哈·者勒蔑异常顺利地成为蒙古赤峰地区的始祖,最后演化成为著名的喀喇沁蒙古部族。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阿史那·博罕的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博罕岱氏。“岱”在蒙语中是“特别”、“非常”、“高峰”的意思,特指博罕岱氏这一族悠久、特殊的历史来源。
  蒙古族、满族博罕岱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杨氏、庄氏、博氏等。
  
  二、迁徙分布
  博罕岱氏复姓是一个多民族的古老姓氏群体,源出西突厥,与其分衍的表特氏、博和图氏至今仍在称呼使用,亦多汉化为杨氏、庄氏、博氏、表氏、何氏等,分别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北平、右北平、喀喇沁为郡望。
  
  三、郡望堂号
  郡望
  喀喇沁:喀喇沁旗(县)建制始于后金皇太极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原称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旗历史悠久,境内有距今八千~七千五百年新石器早期的兴隆洼文化,距今六千五百#六千三百年新石器中期的赵宝沟文化,距今六千~五千年新石器中晚期的红山文化等遗址,距今四千二百年的新石器晚期、北方青铜器早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的发现和文物出土,考古发掘出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等生产生活器物证明,早在七八千年前境内的原始先民已经过着以原始农耕为主,兼营渔猎和畜牧业定居生活。进入夏王朝以来,喀喇沁旗大地先后为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奚、契丹、汉、女真、蒙古诸民族领地。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中原有着密切联系,活动在旗境内的先民们弯弓跃马,指点江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据《诗经》《商公布玄鸟》及荀子《成相篇》载:商的先祖契及其子孙,在紫蒙之野和磔石地方生息三百余年,紫蒙之野即今老哈河中游两岸。战国后期东胡族对燕国北境构成军事威胁,燕将秦开南沙败东胡,构筑长城,沿线设置五郡,今喀喇沁旗境属右北平郡辖。魏、晋两朝以后,鲜宇文部东造成建牙帐于紫蒙川。唐贞观年间,设饶东乐都督府、公漠都督府,喀喇沁旗境分属两府。公元916年,契丹族人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国。耶律·阿保机吸收汉文化,拓展缰土,创契丹大小字,兴办农牧业,成为雄居北方的强大政权。旗内耶律·琮墓葬记载耶琮为耶律家庭中一位战功卓著的将军,在辽史中占有重要位置。旗内发现的辽代文物证明辽朝暑期农物业生产兴旺,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农耕于野,工居于肆,商贾于市”的繁荣景象。金国灭辽国后,战争频仍,经济衰退,旗内石泉沟古战场讲述着金戈铁马、血染青山的历史。元朝建立后,喀喇沁旗境属上都路辖区。成吉思汗的勋臣者勒蔑(济拉玛)为后来迁居喀喇沁地区的兀良哈部的先祖。深山古刹龙泉寺记述在元世祖至元年间,一位姓张名智然的和尚千里迢迢从字西咸宁来到此地传播佛教,兴建寺庙。龙泉寺成为周边地区佛事活动的中心。清朝对大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三年一会盟,各杞萨克旗独立执政,由清廷直接统辖。清廷对蒙旗王公贵族封官晋爵,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杞萨克固鲁思奇布为贝勒,第三任杞萨克班达尔沙晋郡王,第八任杞萨克喇特纳锡第被清廷赐封亲王衔,地位显赫。十家公主陵虽然陵寝无存,但石牌坊仍告诉人们,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一位清廷的金枝玉叶、康熙帝的第五女下嫁喀喇沁右翼旗,公主下嫁虽为清廷和亲政策但也为塞外蒙旗带来了手工业、建筑业、园艺种植等技术。为稳定边缰,清朝顺治、康熙、乾隆等皇帝先后九次巡视喀喇沁地区。辛亥革命成功后,喀喇沁右旗杞萨克贡桑诺尔布组建蒙古王公联合会并发表声明“诸王公赞成共和,同建民国”。民国年间喀喇沁地区属热河省管辖,东北沦陷时期为伪热河省辖区,抗日战争结束后,喀喇沁右旗建西县联合政府建立,1949年改为喀喇沁旗并一直沿用至今。
  北平郡:战国时期燕国始置。秦国灭燕国后沿用,辖地在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治所在蓟县,现在北京当时属广阳郡,与右北平之间隔着渔阳郡。西汉时期北平属广阳国,东汉复为广阳郡,均与右北平隔着渔阳郡。《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广居右北平”。三国时期北平属燕国,右北平北部为东鲜卑(后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狭,渔阳不变。西晋时期,燕国并渔阳郡。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辖地不变。东晋十六国时三郡辖地多有变化,燕国时称燕国时称燕郡,渔阳时设时撤,北平较稳定。晋、魏时期,北平郡迁往新昌(今河北卢龙),隶属于辽西郡,今地当时为燕郡,为幽州州治所在,当时的渔阳隶属幽州。隋朝时期,撤消辽西郡,北平郡治不变,渔阳郡治还于今河北蓟县,今地属涿郡,辖地广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长城与突厥相接,郡治时称蓟县。唐朝时期北平郡改为平州,唐开元二~天宝二年(公元714~743年)设为安东都护府,渔阳分为蓟州和檀州,北平为幽州治所,其时辖境包括今天京、津两市,置范阳节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五代后梁时期,北京改称幽州,置卢龙节度使。后唐时期依旧。晋朝时期则割与契丹。辽国时期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中京,其地为南京析津府,属平州。金国时期,亦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以南、宁城市以西,称北京大定府。今北京时称中都大兴府,“北京”第一次出现。北平原地仍为平州。元朝时期,今北京为大都路,辖今京津两市地区,北平原地为永平路。明朝初期,今北京称北平,“北平”一名至此重新出现。明成祖迁都前改北平为北京,实行两京制,迁都后亦称京师,“北京”之名出现,“北平”之名再度消失。清朝入关之后袭用明朝称法。辛亥革命清帝逊位之后,袁世凯窃权并拒绝南下,民国政府被迫迁往北京,北京名称不变。北洋政府倒台之后,民国政府迁驻南京,北京改称北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改北平为北京,成为全中国的首都,“北平”之称至此消失。
  右北平郡:汉朝时期置郡,治平刚(今河北平泉),其时辖地在今北京市津海道东北部及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一带地区。东汉时期改治至土垠(今河北唐山丰润)。晋朝时期改为北平郡,移治到徐无(今河北唐山遵化)。
  堂号
  北平堂:以望立堂。
  紫蒙堂:以望立堂,亦称喀喇沁堂、兀良哈堂。
博罕岱姓介绍信息修订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博罕岱bo
姓氏最新1讨论
维客与宗祠

姓氏操作面板

姓介绍修订史

谱概况修订史

万家姓的说明

姓氏联络
相关留言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关于NETOR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Copyright (C)2000-2024 netor.net.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客服电话:400-088-0131 微信:15011475923 微博:关注Netor纪念
沪ICP备17033281号 上海圣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