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辜姓导航
姓氏维客
Netor直通车
赞助商链接
相关纪念馆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相关族谱
3689个姓1氏
当前版本:访客 编订于2004/4/11 11:30:00
0字 评价:0
  辜氏鸿铭本姓陈 祖籍同安浦尾村
  陈金城 陈荣林
  
    钟兆云先生《奇人辜鸿铭》一文在《厦门日报》连载刊登的时候(该文现已结集分三卷出版,书名《奇人辜鸿铭》),其有关辜鸿铭祖父本是同安新店浦尾村陈姓人氏一说,引起了极大轰动,同安区政协文史委对此十分重视。
  随即委托陈太傅祠管委会常务理事陈荣林先生联系浦尾村老人协会查阅族谱,访问故老,收集资料、轶闻,终于证实中国近代文化奇人辜鸿铭本姓陈,是清代同安县浦尾十二世祖陈敦源(因命案举家南逃,后改姓辜)之五世孙,属浦尾陈氏十六世“叔”字辈。
    浦尾《浯浦陈氏家谱》记载:始祖陈福寿系金门陈氏,唐代太子太傅陈邕的后裔。明嘉靖后期避倭患迁居同安翔风里十二都浦尾村开基繁衍,自创灯号“浯浦”,意即由浯洲(金门)迁入浦尾。至今已历450余年,衍传子孙760多人(不含港台及海外)。其昭穆字序共三十字:“庭守成,大君伯,子男伦,行克敦,光世泽,叔光绪,启后昆,温勤让,贻谋远,益荣昌。”现该村已传至第十八世“绪”字辈。
    据浦尾老人会陈丽水、陈金乾先生介绍,浦尾陈氏在清代已分衍出坑尾、顶厝、田、过沟及尾厝五个角落,村民农渔兼作,土瘠海浅,生计艰难。辜鸿铭的先祖名陈敦源,系清代乾隆间人,属浦尾十二世“敦”字辈,全家居于尾厝角。其先世乃书香门第,小康之家,甚得乡里敬慕。不想传至敦源一代,因性情急躁,又极嗜酒,致家道中落。终因酒后与人(村边乞丐营里的一名乞丐)争执,失手伤了人命。夜里酒醒心惊,害怕官府缉拿,迅即携带家眷,摇着自家小渔船外逃,不知所终。至今不少村老尚能叙述此二百年前之轶闻。直到抗战前,陈敦源后裔不断以先祖陈敦源之名号写信回浦尾寻亲认祖,村人才知其去向。原来当年敦源南逃海外,辗转到了马来亚吉打,登陆落户,成为当地斩榛辟莽、开辟蛮荒的华人前驱,时间比英国殖民者入侵马来半岛还早数十年。事过境迁,陈敦源背乡离井,痛定思痛,负疚后悔不已,难以释怀,遂改“陈”为“辜”,以示忏悔之情,从此子孙皆为辜姓。
    据郭瑞明、蒋才培编著的《同安华侨志》(1992年鹭江出版社出版P268-269页)载,陈敦源之子辜礼欢(列浦尾十三世“光”字辈)在马来吉打州经商成功,对地方贡献颇大,被英殖民者任命为华人“甲必丹”(即侨领)。后迁居槟榔屿,任英殖民政府首届市议员。礼欢生八男三女,次子辜安平(列浦尾十四世“世”字辈)自幼回国念书科举,中进士第,林则徐湖广、广东禁烟时在其麾下为官,后奉调台湾,遂家于台,成为台湾辜姓的重要基祖之一,(今台湾企业家、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即其后裔)。长子辜国彩,曾任暹罗拿督,后随英国东印度公司要员莱佛士爵士的舰队开拓新加坡殖民地,成为星洲华侨先驱。三子辜龙池,在吉打州任公职,于地方建设卓有功绩,获吉打苏丹赐授拿督勋衔。龙池生两子,长子辜紫云,字岑云(列浦尾十五世“泽”字辈)在英商布郎的槟城牛汝莪橡胶园中任司理,因忠诚干练,颇得老板倚重,后与葡萄牙籍姑娘结婚,生有三子,次子小汤生(Tomgon,即辜鸿铭,列浦尾十六世“叔”字辈)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出生于槟榔屿,自小聪明颖悟,被布郎夫妇收为养子,10岁时由布郎夫妇带往苏格兰上学。上大学时,他认可了伏尔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的论断,特地取了个英文名“辜厦门”(Amoy Ku)。光绪三年(1877年)获爱丁堡大学硕士学位,成为我国最早完成全部英式教育之第一人,后遵父亲“回到东方来,做个中国人”的遗嘱,接受洋务派思想家马建忠的劝告而返国,先后入幕、从政、从教,业余时间精研四书五经,终以于精通七国语言文字兼通儒学经典的独特才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沟通中西文化的怪杰而名垂青史,名列英国博物院《世界名人录》。其译著有英文版《论语》、《中庸》、《大学》等。庚子(1900年)前后以英文、德文撰写大量抨击八国联军及日俄战争(1904~1905年)的文章在《日本邮报》等外刊发表,后汇为英文版《总理衙门来书》出版,被外人称为“中国民族主义宣言”。主要中文著作则有评介张之洞洋务改革的《中国的牛津运动》、颂扬中华文化的《原华》,及《读易草堂文集》、《张文襄幕府纪闻》等。其为人倔强敢言,粪土豪门,趣闻轶事广传京师。据传在北大任教授时,一次应总统徐世昌公宴,权贵、洋人云集。席间有问以治国安邦之道者,鸿铭起立,举扇柄环指四周,高声说:“把在座诸公统统枪毙,则国泰民安矣!”直令满堂侧目,哭笑不得。
    辜鸿铭于民国17年(1928年)逝于北平。辜鸿铭传有一子(辜守庸)二女,女儿于其逝世后,皆出家当了尼姑。其孙辜能以移居台湾,颇受辜振甫家族关照。
    当年陈敦源出逃后,音讯全无,无人知其去向。直至抗战前,马来亚槟城辜氏族人遵祖辈遗嘱,多次以先祖“陈敦源”的名号写信回同安浦尾联系亲族,其中有一信寄至尾厝角阿婆家,阿婆持信请浦尾大社(田村)宗亲、村塾先生陈乌修回信。乌修先生的媳妇洪全,时年18岁,刚从吕塘嫁入浦尾不久,现已93岁,尚能忆述此事。至此时浦尾宗亲才知当年陈敦源犯案后是逃往马来亚,后裔至今已成当地富侨。由此搭亲联戚,层层牵引,村民陆续南渡,出洋谋生,余下几户也最终迁入浦尾大社,至解放初,尾厝角已成废村,房厝大部倒塌。1958年大跃进时,废厝废基址均被改造为农田,耕作至今,仅存一丛山竹和几条基石,让人依稀看出:这是一个久被历史长河冲淘废弃了的贫穷渔村,一个由于辜鸿铭而被重新追踪寻找的古村社。
    今年4月16日,同安区政协文史委、电视台、新店镇政府再次赴浦尾调查采访。听取了老人会乡老和洪全阿婆的忆述,拍下了当年回信者陈乌修先生(1870~1938年,洪全阿婆的公公)的遗照。现场考察了村东陈敦源家宅故址。乡老指着一丛山竹下水塘边的旱地说:“故址在此,是一座一厅二房的平厝,我小时放牛每天都要经过,还有几家,都没人住了,任其倒塌。1958年’大跃进’时,推厝撬基,改造为农田,旧基石都打断填筑池塘和做水沟踏板了。”我们在周边细寻,果然在田埂土中找到一方园形的石磨底片,陈丽水同志凭记忆在水沟上挖出一条半埋土里、作为过沟踏板的石条,说是敦源故宅的巷门上斗石。笔者用尺丈量,长度为旧制尺3尺3寸,与古时通巷门的寸白相吻合,嘱其挖起存祠堂里保护。随又与记者到村南一里的古渡口拍摄。乡老说:“古时海潮涨至村口。”1958年把渡口滩涂辟为盐田,至80年代才废弃。正因是滨海渔村和农渔兼作,陈敦源方有条件连夜摇船出逃,与历代口碑相传吻合。最后我们到浦尾宗祠里考查宗谱、木主。宗祠、族谱、神龛木主均为1991年重修。上香过后,村老从神龛中捧出清代十二世祖“敦”字辈木主四座,名讳为陈敦发、敦婹、敦进、敦统,供记者拍摄。乡老说:“各代木主都由住本村的直系子孙重刻奉祀,敦源一脉无人住乡,故无进主。这些’敦’字辈都是他的兄弟行,大都是皇清时代的,与敦源犯事外逃的时间一致。我们当时也不知陈敦源有一子孙辜鸿铭是大名人,有纪念意义,所以村里也没有替源仔进主。凡外出者子孙不在乡的一律都无进主。”又说:“去年我们从报上看到陈敦源、辜鸿铭家族的重要性,才觉得必须把海外族亲也补入宗谱。经调查各户,才把已有通信或情况清楚者补录入谱,大量情况至今不清楚者也还无法录入,仅马来西亚一地就有四五百。”我们翻开补录的宗谱,果然载有马来西亚亲族12人,其中十二世有敦源、敦岩(尾厝角)、敦浅、敦查(田社)四人。新加坡有5人,其十二世有敦晟一人。印尼有6人,越南有3人。现在海外浦尾亲族的调查补录工作还在进行。经再次考察,我们认为:近代文化怪杰辜鸿铭的祖籍确在同安浦尾村,列浦尾浯浦陈氏第十六世“叔”字辈。而据槟城《辜氏家谱》资料,今台湾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则是辜鸿铭之侄辈,列浦尾陈氏第十七世“先”字辈。
    5月13日,同安区政协文史委一行四人,驱车至省党史办请教《奇人辜鸿铭》一书的作者钟兆云研究员,就以上调查资料和结论进行论证探讨,得到钟先生的全面肯定,并蒙钟先生补充一条重要史料:现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黄兴涛教授是国内研究辜鸿铭的权威,其1994年出版的《文化怪杰辜鸿铭》一书中记载有1924年辜振甫之父辜显荣曾写信邀请辜鸿铭赴台讲学,信中称辜鸿铭为“宗兄”。结合槟城辜氏家谱的世系表判断,可知辜鸿铭、辜振甫乃伯(叔)侄关系,其祖籍均在同安新店浦尾村,均为浦尾十二世陈敦源的后裔。
    
  
辜姓介绍信息修订

辜gu
姓氏最新1讨论

维客与宗祠

姓氏操作面板

姓介绍修订史

谱概况修订史

万家姓的说明

姓氏联络
相关留言
  • 姓氏经典留言
  • □辜淋漓:姓氏评论(2015/8/14 20:51:54)
  • □辜永刚:姓氏评论(2015/3/15 22:20:10)
  • 我也是姓辜的
  • □访客:辜洪波(2014/11/8 15:57:01)
  • 希望各地的辜氏宗亲多多联系,交流,
      
  • □辜小平:姓氏评论(2014/3/24 20:56:13)
  • 祝福辜氏后人永远昌盛。
  • □祝福辜氏家族财丁兴旺:姓氏评论(2013/4/8 16:01:5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关于NETOR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Copyright (C)2000-2024 netor.net.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客服电话:400-088-0131 微信:15011475923 微博:关注Netor纪念
沪ICP备17033281号 上海圣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